【争创“三个一流”】世界一流学科非一日之功

发稿时间:2016-03-31浏览次数:256

我校在“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集中力量加大投入,争取4-6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1%。根据2016年3月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的最新数据结果,我校地球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全校上下为之鼓舞。为此,记者近日采访了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隋旺华教授。


把世界一流挺在最前

记者:您对于ESI全球排名怎么看?谈谈我校地球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一些情况。

隋旺华:目前,国际上关于大学和学科的排名很多,ESI全球排名是大家公认的指标之一。它考虑的因素比较多,特别是在论文发表量的基础上考虑引用数,相对比较客观公正。

这次地球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值得学校高兴,这也是最近几年来学院一直关注、谋划的事情。我校是工科为主的院校,一直以来在ESI上排名压力非常大。因为像江苏大学都已经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当然,我校材料科学、化学学科应该很快能上去。我校在这方面比较薄弱,主要我们启动得比较晚,很多学校十年前就开始谋划这个事了。

这次地球科学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学校高度重视;二是包括资源学院、安全学院、环测学院、矿业学院等我校20多家单位的老师、研究生辛苦付出;三是中国矿业大学南北两地共同努力。我们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相关学院关系非常密切,每年交流不断,特别是在学科方面,南北两校一直共扛一面大旗,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除了ESI全球排名问题,在教育部主导的学科评估方面,资源学院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学校在“十三五”规划里提出了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全国第三、地质学全国第五的目标,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的担子。在教育部2012年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和吉林大学并列全国第四,和排第三的成都理工也就差一点,这次如果全力冲击第三应该是没问题的,但要同时地质学冲击第五,困难就非常大了,因为这两个学科评审时很多成果不能冲突,不能重叠。另外,传统的老牌地质院校虽然被一些综合性大学合并,但实力一直非常强劲,最近几年发展也挺快,像长安大学的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都是从过去的单科学院转化而来,实力非常强大。

虽然面临困难,但地质人有吃苦耐劳、勇挑重担的精神。地质学科也是矿大的传统优势学科,整个地学的历史伴随着矿大的历史。历史上,地质学方面不乏著名科学家,像翁文灏、何杰、高文泰、韩德馨等,也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地质科学方面的人才。所以对于学校提出的办成世界一流学科的任务,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完成。


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

记者:目前,新能源革命蓬勃发展,请谈谈资源学院的学科发展方向。

隋旺华:有人讲,在中国,煤炭是大能源,做了一篇小文章,石油是小能源,做了一篇大文章。这句话讲的是事实,但反过来想,为什么煤炭就不能做一篇大文章呢?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今年两会上为“黑色煤炭”正名。他说:“过去人们一说到煤炭就感觉很脏,现在要为煤炭正名,煤炭清洁利用其实可以比天然气更环保。”所以,要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一定要适合形势发展,不断转变思路。我们前一段时间也规划了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煤炭资源的探测。例如,煤层气的探测,这些年秦勇教授带领的团队在全国应该是做得最好的了,在全世界也是非常有名的,主要还是集中在资源的评价方面,开发相对做得少一些。下一步,我们要把煤层气资源与探测过程实验室建成一个国家级的平台。还有煤炭地质,现在对煤炭资源关注的人相对比较少了。很多人可能感觉研究得差不多了,很难再出成果。但从资源、能源战略的角度,国家还是非常重视的。国家能源局统计,一直到2050年,煤炭作为一次能源还是要占到50%以上。最近两年在关于煤炭地质方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人比较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也建议我校牵头加强煤炭地质方面项目的申报。这也是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提供保障。

第二个方向是煤矿安全,或者叫安全地质。安全地质主要是做矿山,也包括城市地下工程,它涉及到整个地质环境的安全问题,这是我们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我们学院的科研大概一半围绕资源,一半围绕水灾害防治作为文章,已经在瓦斯地质、水害防治方面做了大量的科研工作,承担了国家973项目的部分课题,现在一些先进的技术,包括煤田的三维定点勘探实际上最早也是我们学院研发的。

第三个方向是和环境有关,主要的学科是地球化学。煤炭里面不仅仅是元素,还有很多伴生元素。我们要研究煤炭有哪些有害元素,它在地质过程当中怎么变化,在利用过程当中怎么迁移,最后怎么到了空气里面危害人体。我们的研究主要是从源头上搞清楚不同地方的煤都包含什么成分,该怎样利用。

当然,这些仅仅是大的方向,还要有一些拓展,比如说海底资源勘探、水合物的开采、深空采矿等。


推动青年教师尽快“冒尖”

记者:最近两年来,我们学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大概是一个什么情况?

隋旺华:人才问题是全校的问题,资源学院一直非常努力,试图通过外引与内培两手抓,解决人才发展瓶颈。

学院积极引进师资,在教师总量和博士学位教师数量上完成了学校要求,还实施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引导青年教师成长,配备指导教师,进入科研团队,积极鼓励申请国家青年基金等纵向项目;学院每年举办全院的学术会议、青年教师学术报告会,交流经验,互相促进。

目前,学院已经打造出了一支素质优良、业务精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2015年末,教师总数达到110人,9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建成部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新增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柔性引进海外教授5人,国内专家5人来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这次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青年人才项目的李福生教授,是我们从美国引进的一个教授。李福生在上海交大读的本科,后来到美国读了硕士、博士,曾在几个大的石油公司上班,曾担任世界五百强企业荷兰皇家壳牌公司休斯顿技术中心高级研发人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表了不少论文,现在全职在我们学院工作,这非常难得的。

虽然教师队伍整体发展不错,但冒尖的青年人才还是非常匮乏。上次学校召开首次优秀青年教师学术发展研讨会,全校遴选了9名优秀青年教师,我们也申报了,可是没有选上,这说明我们学院青年教师在全校来看还是有差距。

教师队伍整体发展得不错,得益于校、院、所三级管理体制改革。这个体制我们学院已经运行十几年了。研究所实际上做成了教学、科研、研究生培养的实体,和几个教授独立支撑的科研为主的所大不相同,也和以前的教研室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以前的教研室只管教学,科研基本不管,研究生培养也不管,现在我们研究生开题、答辩,全是在所里面。另外,除了学院有教授委员会,研究所里面也组建了教授委员会,负责学术上的事。学术上和行政上权力尽量分割开,实现了研究所的学术自治,这在全校也不是太多见。


建立学术研究新常态

记者:请结合国际学术交流情况谈谈学术研究方面的一些看法。

隋旺华:学校提出“三个世界一流”的发展目标,这和国家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双一流”的目标是吻合的,我们学院的发展要立足中国国情,瞄准世界潮流,不仅仅是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更为重要的是学习西方的一些学术研究运行机制。

学院现在每年都有国外的学者来授课。现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一名教授正在学院讲课,今年已经是第二年了。之前,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莱布尼茨生态与区域发展研究院的一个副院长每年来给研究生上一门课,连续上了三四年,非常认真,效果也很好。还有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太平洋大学等学校的学者都会来校为本科生或者研究生开设一门课程。

像这种国际合作,一方面对学生来说是开阔了视野,另一方面和教师的合作也促进了学术交流,营造了很好的国际合作氛围,同时可以借鉴别人的管理方法。

在与国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想引进一些教师,像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我专门跟他谈能不能来当我们的“长江学者”,但未能成行,原因在于他是斯坦福大学的全职教授,全职教授不允许在外边兼职,这个要求很严格。但斯坦福大学的研究教授就可以在外面兼职,像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 计划”)中我校引进的李克文,他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能源资源工程系研究主管和高级科学家,在石油和热储工程领域有超过30年的研究经验。

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角度看,国外大学的机制还是值得借鉴。我们应该有全职教授,还有一批专门做研究的教授,研究教授是不上课的,基本就是做研究、写论文,还要有一大批博士后。要吸引一大批博士来学院工作,博士后应该成为科研的一支重要力量。咱们学校这两年也开始搞师资博士后,这对于短期内促进学校论文增长有推动作用,对青年教师来说也增添了一个科研经历,但对整个学校发展意义非常有限。

其实,原来学校曾经设想设置几百个专职科研岗位,这倒是个不错的计划。像我们双肩挑的教授,整天又教学、又科研、又开会,很难有大块时间去写文章,即使写文章的话通常我们都不当第一作者,都是让研究生当第一作者,我们当通讯作者。

当然,写文章和做实际的工程实践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毕竟我们是工科院校,靠的是工程实践,特别是现场实践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院拥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一个是工学、一个是理学,做到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交融发展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