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施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科技工作科学发展

发稿时间:2013-11-11浏览次数:185

全面实施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科技工作科学发展

王延觉

2013年3月 武汉

同志们: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回顾2011年以来高校科技战线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十二五”以来推出的高校科技政策规定,深入研讨高校科技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机遇,部署今年的重点工作,督查高校学风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情况,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科技工作科学发展。按照会议的安排,下面我代表科技司向会议做工作报告,请与会各位审议并提出宝贵意见。我讲三方面内容。

一、“十二五”以来高校科技工作回顾

2011年以来,按照《教育规划纲要》总体部署,结合科技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的同步实施,在教育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根据占元同志“加强战略性思考、系统性部署和创造性操作”的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宏观设计和政策引导,重点推进了六项工作。

第一、 编制发布了《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高校科技工作的核心是推进两个结合,关键是体制机制创新,重点是由关注数量的扩张转向关注内涵和质量的提高;必须特别强调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是高校科技工作的本质要求,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是高校科技工作的主攻方向,体制机制改革是提高高校科研质量的根本动力。 规划明确了“以强化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为主线,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推进协同创新为战略选择,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通过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了“坚持把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作为本质要求,坚持把推进协同创新作为战略选择,坚持把加强原始创新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根本保障,坚持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强大动力”的基本要求,确定了“科技综合实力和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国际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显著增强,高校创新体系基本建成”的总体目标,从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关键共性技术有效供给能力、科技人才队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基地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任务,根据目标要求选定了四个方面的战略重点。并且制定了包括“组织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实施2011计划、加强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培育和建设、统筹部署科技体制改革试点”为主要内容的行动计划,作为推动工作的主要抓手。《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是“十二五”期间高校科技工作的指导性文件;高校科技战线,都要认真学习领会,用规划的思想理念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第二、制定并组织实施“2011计划”

为落实胡锦涛同志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历时近一年制定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就是“2011计划”,教育部、财政部于2012年3月联合印发, 5月联合召开视频会议,正式启动实施“2011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第三个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性计划。实施“2011计划”,是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的战略举措,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行动。

2011计划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推进高校八个方面的机制体制改革(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探索促进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健全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建立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通过任务牵引和中心建设推动转变高校创新发展方式,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1计划的实施坚持全面开放的原则。一是面向各类高校开放,只要具备协同创新的基础、具有强烈改革意愿、能够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均可参加;二是广泛汇聚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创新力量,形成多元、开放、动态的组织运行模式。

2011计划的实施坚持分层实施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按照2011计划的总体精神和要求统筹规划,设立校级协同创新计划,在具有优势的领域组织优秀团队开展协同创新。支持地方政府设立省级2011计划,吸纳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与当地产业和企业组建协同创新体,推进协同创新。支持行业产业部门组织和引导高校、企事业单位共同实施协同创新项目,联合支持协同创新活动。在此基础上,国家每年评审认定一批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形成分层实施、系统推进的工作机制。

2011计划的实施坚持择优认定的原则。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明确有针对性的建设要求、准入条件和评审标准。在高校充分培育的基础上,每年择优遴选出符合国家急需、世界一流要求、具有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具备良好机制体制改革基础的协同创新中心,认定为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

为推进“2011计划”的实施,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组织了全国范围的宣讲活动。去年5月下旬到7月初,在各地教育部门的积极支持下,在全国各地共组织了32场宣讲报告,753所高校的4500余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二是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研讨与交流。去年7月中旬到9月初,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着力推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为主题,先后组织召开了北京地区高校、农林类高校、综合性高校、工科和行业类高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人文社科领域的6个专题研讨会,交流不同类型协同创新的思路和具体操作细节。三是广泛调研,重点推进。先后考察了60多所高校,听取120余所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筹备情况汇报,参加了40多所高校组织的培育启动和战略研讨活动,重点推进了多个前期基础较好、有一定新思路的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组建工作。四是研究制订了认定方案。抽调高校有经验的专家成立“2011计划”认定工作研究小组,在充分研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暂行办法》和《“2011协同创新中心”专家认定细则》等工作文件以及2012年度的认定工作方案并启动了认定工作。

第三、建立科技部、教育部两部协作机制。

和科技部建立两部之间的工作会商机制,共同推进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我们落实《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又一工作抓手。在两部领导的支持下,教育部、科技部于去年7月联合签署了“关于加强协同创新,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合作协议”。协议围绕“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推进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校产学研结合协同创新、促进高校科技平台建设与共享、提高高校科研国际合作水平”五方面确定了十八项重点工作,并就建立定期会商工作机制,加强政策措施的协调配合达成一致。在协议签署前后,我们就一直围绕协议内容组织两部合作项目的实施,主要做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共同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共同编制了《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产学研合作“十二五”发展规划》。共同和江苏省签订了两部一省“关于推动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 支撑江苏省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合作协议”,推动东南大学、苏州大学等参与南京无线谷、苏州纳米园建设。二是共同推动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印发了《教育部 科技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的通知》,发布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方案。与科技部联合批复了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10所高校成立首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并对首批10个研究院提供了1亿元的经费支持。三是开展学科交叉中心调研工作。联合科技部基础司对浙江大学和同济大学进行调研,充分了解两校在建立学科交叉研究机构方面已有的做法和经验,以及对两部联合支持学科交叉中心的建议和需求。四是共同推进高校科学家工作室的建设。组织召开了多次研讨会,形成了高校科学家工作室后备专家库,已有两个高校科学家工作室在首批六个中入围。五是推进科技资源的共享。组织“中华民族健康与疾病遗传资源共享平台”和“轨道交通基础数据与知识服务平台”两个基础数据平台对照国家平台标准要求进行自查,争取将两个基础数据平台纳入国家平台。对全国40多所“985”、“211”部属高校大型仪器装备设施进行全面摸底调研、分类梳理和深入分析,为高校大型仪器装备设施平台纳入国家平台做好前期准备。六是共同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两部共同组织对全国86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评价,新评审认定国家大学科技园9家。组织开展“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申报和认定工作。

第四、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建设。

制定发布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在高校科技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围绕该意见的落实,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加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组织修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调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定位。积极争取财政经费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稳定支持。对2011年批复立项的21个依托中央部门高校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了建设计划论证,对建设期满的35个实验室进行了验收。组织实施了2012年度工程和材料科学领域5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通过评估发挥“以评促建、带动发展”的作用。二是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督促指导2011年直属高校立项建设的2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按照建设计划任务书要求做好各项建设工作。督促并协助部分直属高校做好2012年信息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指导部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培育组建工作,争取立项建设。三是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国家发改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2-2030年)》的编制。对列入“十二五”建设重点的项目(部署高校牵头6项)通过集中会议交流、逐项调研督促、学术交流讨论等形式进行重点培育,要求相关学校做好项目启动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经与发改委等部门的反复协商,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建设的转化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经纳入发改委“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并将作为试点先行启动建设。

第五、加强学风建设和科研经费管理。

2011年12月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为落实该意见,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联合社科司、监察局研究制订《开展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工作方案》。推动落实各级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办事机构,加强科研诚信规范建设,做到学风建设机构、学术规范制度、不端行为查处机制“三落实、三公开”。 二是组织学风宣讲。与中国科协签署合作协议,在科学道德和创新文化建设、教育科普资源开发与开放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联合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开展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召开了集中宣讲大会,58000余人参加了各地组织的集中宣讲。要求教育部科技委各学部召开学部工作会议时在会议召开地至少举办一场学风宣讲大会,科技委专家共做学风宣讲报告53次。三是加强宣传工作。在教育部网站开通“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专题,国内250余家网站转载相关新闻报道。组织教育部科技委11个学部推荐了18位优秀科学家的先进事迹,在“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专题网站中进行了集中报道,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

针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我们于2011年12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通知》,重申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科研经费管理的各项政策,切实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管,明确高校一把手的领导责任。为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一是研究制定了教育部未来五年《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计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主要工作任务。二是积极组织试点。选择具有工作基础的6所高校先行试点,重点研究建立符合高校特点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三是联合财务司、监察局组织召开了全国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视频会议。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引导高校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增强责任,开展自查自纠。

第六、积极抓好体制机制改革试点。

一是稳步推进基础研究特区建设。“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进展顺利,已建立起两校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人员聘用、人才培养等改革措施陆续出台,并取得了一批阶段性科研成果。复旦大学“上海数学中心”启动建设,中心成立了校长牵头的组织管理机构,制订了管理办法和章程,按照国际一流的标准,面向海内外招聘了第一批首席PI人员。根据国务院和中央领导批示,调研了清华大学量子计算中心和数学中心,相关建设方案已经报国务院,将按照基础研究特区机制体制改革的要求支持两个中心的建设。二是深入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加强与地方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联系,建立健全协同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工作机制。督促10所试点高校和甘肃、重庆两地科学制定和完善了11个产学研合作办学、1个科研组织模式改革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推动试点单位围绕改革目标,加快工作进展,制定配套政策。组织试点单位开展经验交流,总结工作进展,交流政策措施及保障条件、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瓶颈制约,研讨2013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和工作推进措施。

按照“常规性工作形成规范、提高效率,开创性工作集中力量、形成突破”的原则,在加强宏观谋划、顶层设计的同时,精心组织策划,努力推进面上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在高校科技战线的共同努力下,高校科技工作蓬勃发展、持续向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2011计划”开局良好。“2011计划”启动实施半年多来,尽管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但是得到了高等学校、行业部门、地方政府、骨干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和积极响应,呈现出积极稳妥的发展态势。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更加坚定了高校实施“2011计划”的信心,增强了高校深化改革的决心,为“2011计划”的实施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和发展空间。各类高校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已有300余所高校按照“2011计划”的要求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协同创新,有150所高校成立了校级协同创新中心,高等学校正在迎来深化改革的新高潮。各地政府高度重视,竞相支持,将“2011计划”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新支点。有26个地方成立了省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省级2011计划领导小组”,22个省市自治区落实了2012年度“省级2011计划”的专项经费。行业产业部门鼎力支持,骨干企业主动加盟。近50%的大型骨干企业实质性地参与到高校的协同创新中心组建之中,已承诺和落实的新增资源超过200亿,高校协同创新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社会各界积极支持,踊跃参与。2/3以上的中科院研究所、60%的行业骨干研究院所以不同方式参与到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组建当中。高校在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组建中不断涌现出新的经验和新的思路。

2012年,共收到89所中央直属高校和31个省市自治区推荐的167项“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申请,其中面向科学前沿类29项,文化传承创新类28项,行业产业类55项,区域发展类55项。“2011协同创新中心” 专家认定初审工作在今年112日至15日进行。认定初审工作按照集中研讨、独立评审、随机配送、比例限定的方式,共邀请包括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产业协会及骨干企业的专家学者共175名参加评审,最后确定了35家协同创新中心进入复评答辩。通过复评答辩,确定了17家协同创新中心进入现场考察。

“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评审标准非常严格,在党组“宁缺毋滥”的要求下,在高校前期充分培育组建并取得实质性成效的基础上,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有实效的标准,认定内容高度聚焦到协同创新的核心要求即明确的协同需求、雄厚的协同基础、有效的协同机制和明显的协同增效。首批认定工作,就是要遴选出若干扎扎实实先行先试,通过推进机制创新取得一定协同成效的协同创新中心,为明确今后操作的思路和模式树立标杆,并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引导全国高校实质性推动计划实施。

二是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依托高校新建2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占新增总数的60%;新增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新增3个国家能源创新研究基地,新增国家空中交通管制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特色学科重点实验室1个。组织6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申报2011年创新能力建设。立项建设22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40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进行了验收。华中科大大学承担的“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北京科技大学承担“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高校和军事医学科学院联合承担的“国家蛋白质科学基础设施-北京基地”开工建设。

三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有了新成绩。两年来,55位高校专家当选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占新增选总数的53%以上;共获得国家创新研究群体资助42项,占资助总数的70%,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74人,占新增总数的66.8%;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12项,占资助总数的78%。继续组织实施“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和“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1、2012年共遴选资助创新团队196个,新世纪优秀人才 2175人,为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研究拟定了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十二五”规划,新建79个“111计划”引智基地及10个地方高校引智基地,完成了102个引智基地的评估工作。3所高校获得科技部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认定,8所高校获得科技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认定。

四是科学研究能力有了新提高。两年来,高校牵头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133项,占项目总数的68%;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89项,占项目总数的67%;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11个民口重大专项近1/4的课题,获得经费支持近1/4。高新技术领域经批复立项由高校承担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共计228项,国拨经费约24亿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476项,国拨经费约27.3亿元。科技部仪器开发专项高校牵头承担16项,总经费近5亿元,总立项项目中超过90%的项目有高校作为项目子任务承担单位。基金委仪器研制专项牵头30项,资助经费4.47亿元。高校承担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立项206项,占总项目数的1/3。承担各类国防科研项目近5000项,获项目经费近70亿 元。2012年全国高校科技总经费已达1150亿元。两年来,国家三大奖高校共获得397项,占总数的71%。高校为第一单位的296项,占总数的52%。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7项,占总数的61%;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74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70%,5项一等奖项目均为高校获得;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 276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73%。

二、高校科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党的十八大对高等教育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今后五到十年,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时期,是国家由大变强的重要历史阶段。需要高等学校更好地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特殊作用,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服务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为国家现代化的伟大历史进程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从宏观层面看,高校科技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是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当今世界,全球经济发展进入了活跃的创新阶段,国力的竞争主要是创新能力的竞争,科技竞争已经从技术层面前移到基础研究,且竞争的焦点正日益向知识、人才和机制创新等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聚集。发达国家希望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而新兴的经济体则大幅度增加投入,希望借此赶超发达国家,实现弯道超越。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因此,优化创新机制,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的投入和吸纳,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高层次创新人才聚集、培养能力,是坚持科学发展、增强国家核心竞争能力的迫切需求。

二是我国面临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30多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也在增大,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迫切需要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需要解决的是三个问题:一是推动产业升级解决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处于低端的问题。我国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科学研究积累不够,原始创新能力不强,许多基础性、原理性问题没有解决。只有通过原始创新,才能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互动,建设附加值更高的产业体系,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实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二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通过科技创新解决关键共性重大技术问题和开发重大技术装备,形成新的技术体系。三是解决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资源环境的压力巨大。我们必须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避免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老路,这有赖于我们在能源、资源、材料、生物、地球、环境等科学领域有新的突破。因此,提高解决关系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的能力,支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已成为当前十分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三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面临新的突破。《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要以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同时也提出要建立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十一五以来,通过构建一批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建设一批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平台,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紧密合作,推动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降低技术对外依存度,实现科技与经济结合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而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解决重大战略性科技问题,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则需要通过完善学科体系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强化战略领域的知识基础积累,提高原始创新、知识创新的能力来支持。温家宝同志在中国科协第八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基础与战略前沿研究积累不够、能力不强的问题逐步显现,这些问题如果不抓紧解决,将成为制约我国长远发展的新瓶颈”。深入推进科教结合,加快建设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必将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第二个突破口。

四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从1998年扩招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我们用十多年时间,把中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快速推进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高等教育的生源逐步减少并趋于平稳,规模扩张的任务已经基本结束。推动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成为新的历史阶段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高质量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在国家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关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高质量的智力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最主要的方向,就是鼓励高等学校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形成学校的优势和特色,破解“千校一面”的局面。高质量高等教育最核心的内涵,就是通过大力增强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来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促进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加紧密结合,在服务国家的战略需求中形成学校的优势和特色,用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是当前推动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在需求。

五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胡锦涛总书记2011年4月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重要讲话,对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讲话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再一次强调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明确指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是我们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 “要以重点学科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高为突破,加大支持力度,健全长效机制”,“鼓励重点建设高校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扩大开放的桥头堡”。 到目前为止,全国高校科学院院士人数的73.8%、工程院院士人数的54.4%、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的79.29%、长江学者的80%以上集中在排名靠前的36所重点建设高校。36校拥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全国高校总数的76.6%,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占全国高校总数的54.6%,国家工程实验室占全国高校总数的47.1%,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全国高校总数的37.5%。2010年,36校科技经费总和占全国高校总数的47.4%,其中政府资金占全国高校总数的52.1%;36校发表的高水平论文占45.1%;技术转让收入占47.8%。一批高水平大学的优势学科在科研装备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都已基本具备冲击世界一流的能力,正处于由量变向质变跨越的前夜,而实现这个跨越的根本在于体制机制的突破。如果说14年前江泽民同志在北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是吹响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军号的话,胡锦涛总书记这次讲话不仅是进一步强调了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的重大战略意义,同时也明确了建设的路径和方法,可以说是吹响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冲锋号!建设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一流学科,推进若干大学冲击世界一流,是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

六是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挑战。2012年7月6号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十八大前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刘延东国务委员分别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会上印发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会议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加强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任务,对全国科技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核心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并建立完善与之配套的政策环境和支撑条件,关键是系统改革科技管理体制、科技资源配置的决策体制、科技评价体系、科技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科技人员评聘管理制度,重点是全面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会议明确要求加快推进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上取得重要突破。推进科研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既是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现实和紧迫的任务,也是高等学校面临的重大挑战。

从工作层面看,我们也至少面临着必须认真面对的三大挑战。

一是“2011计划的实施”要求我们要有更大的改革创新的勇气、更多的组织协调的智慧、更坚韧的执行能力。(助力解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方向和路径问题,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引导转变发展方式)。

二是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需要我们率先更新观念。

三是加强科研经费监管需要我们调整和完善科技管理组织构架。

三、2013年高校科技工作的要点

2013年高校科技战线的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任务,落实中央[2012]6号文件、高校“十二五”科技规划的部署;按照“加强战略性思考、系统性部署和创造性操作”的要求,坚持“常规性工作形成规范、提高效率,开创性工作集中力量、形成突破”的原则,以实施“2011计划”为关键抓手,推进高校科技体制改革,加强高校创新体系建设,提升高校创新能力,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1) 组织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扎实做好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工作,总结有效做法,树好典型。继续组织宣传宣讲活动,着力引导高校发展方式转变。切实加大组建培育工作的指导力度,加强与部门、地方的协调沟通,争取社会各界更大的支持,引导高校加快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制定“2011计划”的总体发展规划。完善“2011计划”的制度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研究制订《2011协同创新中心暂行管理办法》、《2011计划专项经费暂行管理办法》以及《2011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和评估暂行管理办法》。组织开展2013年度申报认定工作。

首批获得认定“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名单即将产生。在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评审中,标准非常严格,在党组“宁缺毋滥”的要求下,在高校前期充分培育组建并取得实质性成效的基础上,认定评审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有实效的标准,认定内容高度聚焦到协同创新的核心要求,即明确的协同需求、雄厚的协同基础、有效的协同机制和明显的协同增效。

 “2011计划”的实施仍将坚持以机制创新为特色、以改革成效为标准的基本要求。“2011计划”是一个改革性的计划,强调多方汇聚、有效协同,参与的各方既可以是强强联合,也可以是优势互补,但要求实质性参与和发挥作用。体制机制改革强调改革的可操作性和执行落实效果,目的是打破协同创新中的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聚集所遇到的壁垒。形成有益于机制体制改革的协同创新机制,并使两者有机结合,是“2011计划”的核心,也是计划的本质要求和成功关键,更是实施操作的难点。

各高校应该要再次对于“2011计划”的总体精神和要求进行学习,统筹规划校级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计划和方案,落实校级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组建中的各项保障制度,真正做到在具有优势的领域组织优秀团队开展协同创新,并把机制体制改革和中心运行管理落到实处。一是加强学习“2011计划”的精神和本质要求。结合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思路和经验,充分领会“2011计划”的目标、精神和要求。二是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考虑。“2011计划”是一个校长工程,学校领导层面要统筹全校学科优势,考虑清楚了再推进实施。而不仅仅是相关的学院和学科自下而上的推进。三是要加强资源汇聚和投入,保障中心运行发展。“2011计划”是一个改革的计划。学科上的整合,人事制度的改革,都需要成本投入保障,维持中心的正常运行也需要充足的成本保障。资源汇聚包括学校本身的投入,但更多的是发挥协同创新的聚集作用,充分利用现有国家、行业等方面的资源,积极吸纳地方、企业以及国内外社会的支持与投入。没有稳定的资源投入和保障,“2011协同创新中心”不可能顺利的发展和运行。四是找到制约发展的关键,重视机制体制的突破。只有机制体制的突破,形成涉及多方面、系统性的综合改革,才能转变高校办学治校理念,促进优秀创新团队的形成,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标志性创新成果的产出,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

各地政府应做好“省级2011计划”的设立和管理,吸纳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与当地产业和企业组建协同创新体,组织和引导高校、企事业单位共同实施协同创新项目,推进协同创新,并在“省级2011计划”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 “2011计划”的实施只有胜利者,没有失败者,只要去做,去实施,不论是否进入国家认定的范围,学校各项工作总有收获。

(2) 以评价奖励改革为切入点,推进高校科技体制改革。贯彻落实中央6号文件。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文件,协调相关司局完成教育部负责的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分工任务年度工作,积极配合完成好参与任务。研究制定《关于改进高等学校科技评价的实施意见》及评价实施方案,推进高校科技评价改革试点工作。研究制定《关于高校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意见》。继续抓好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深入推进高校基础研究改革特区试点和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3) 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升高校基础研究创新能力,增强高校承担国家基础研究任务的实力与水平。联合科技部启动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建设。制订《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暂行办法》,加快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与培育,组织高校承担“十二五”规划的部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加大对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和建设的指导力度。完成《高校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修订,调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定位,完善和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布局。

(4) 加强技术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有组织创新和过程管理,提升高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能力和技术创新、技术支持服, , 务的, , 质量和水平。加大对高校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等技术创新基地建设的指导力度,完善和优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布局,推进高校技术创新基地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机制体制改革,加强能力和内涵建设。加强产学研结合的机制体制创新,总结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模式和有效经验,推进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指导跃升计划取得实质性进展。深化教育部同广东省、江苏省、天津市的省部合作工作,推动高校技术创新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继续推进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试点。完善教育部B类重点实验室布局调整。研究军民融合、寓军于民的科研体制机制,制定《高校国防科研项目管理, 办法》,建立项目管理数据库;加强需求对接,重视质量管理和过程管理,指导高校提高承担各类国防科研计划的能力。研究提出推动高校科技资源及仪器平台资源开放共享的实施意见。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和辐射工作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5) 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调整完善教育部创新团队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的评审指标体系,坚持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统筹考虑,把科教结合的理念贯彻始终。积极参与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的实施,培育科学家工作室,组织推荐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示范基地。继续推进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落实规划、完善布局。努力增加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投入,加强对高校具有研究基础和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的培育支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从2010年的15个亿,2012年增长达到22.5亿,2013年预算预计将达到30亿。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在高校科技项目经费连续增长的情况下,要加强引导,强化对具有研究基础和发展潜力青年教师的培养。坚持动态预算制度,强化对学校经费绩效与管理和预算执行的管理,有针对性地督促高校加大经费执行力度,提高预算执行率,确保获得最大额度的总经费投入。基本科研业务经费实施已经五年,今年要进行对于项目开展以来成效的全面总结,建立年度进展报告和网络平台管理制度,规范管理。

(6) 优化科研环境,弘扬创新文化。加强部门间合作,落实教育部与科技部、科协的合作协议。在年度工作会议部署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系统科技工作大会制度。加强科技管理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地方和高校科管干部培训。围绕高校科技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战略研究和政策咨询,抓好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培育建设,提升《专家建议》质量。继续推动学风建设机构、学术规范制度、不端行为查处机制三落实、三公开,推动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活动制度化、长效化,加大优秀科学家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指导高校全面落实“全国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视频会议”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三个文件精神,组织高校开展自查自纠,面向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相关人员开展培训工作,继续抓好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试点。扎实推进科普工作,将科普工作纳入高校科技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高校科技宣传工作。

学风建设和科研经费管理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应是各高校下阶段的重点工作。2013年,教育部将结合高校巡视工作开展高校学风建设专项巡视检查和科研经费专项巡视检查,重点检查“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的落实情况,并要求高校开展科研经费管理自查自纠工作。各高校应该就“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落实情况进行自查,重点自查的内容应该包括高校学风建设“三落实、三公开”情况,即学风建设机构设置、学术规范制度建立、不端行为调查机制及相关运行情况,学风宣讲和科学道德教育情况,学术不端行为调查规范情况以及学风建设专栏主页设置情况等。各高校应总结学风建设基本情况,分析学风建设成效和存在问题,进而提出下一步工作方案。

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是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学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全面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及时发现科研经费使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自查的重点包括制度建设、管理现状、预算管理、支出管理、绩效管理和监督机制。各高校要针对薄弱环节,全面排查问题,深入分析原因,认真查找漏洞,从体制、机制上完善相关政策,落实配套措施。对于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按规定彻底整改,责任到人,不留死角。教育部将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及自查自纠情况,结合巡视工作进行检查或进行巡查。

(7) 大力推进高水平实质性的国际科技合作。积极组织引导高校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国际科技合作发展规划。结合“2011计划”,制定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的建设办法和实施方案。依托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际合作联合研发基地。推动高校积极参与或牵头组织国际或区域性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支持优秀科学家到国际科技组织、学术组织、标准组织、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任职。鼓励高校举办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培育一批高水平的国际学术期刊,提高我国在国际学术领域影响力。

2012年,重点培育了包括中山大学转化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国际信息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东南大学通信技术国际联合研究实验室在内的9个实验室。2013年,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思想应坚持“2011计划”的基本思路,完善建设思路,体现出国际合作的特点,主要协同力量在国际,方向选择上体现“国家急需,国际前沿”,建设布局、评价方式和资源配置国际化。并应以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为抓手,引领国际合作工作开展,创造强有力的机制和氛围,产生汇聚集成的效果,提升以我为主、开展国际合作的水平和层次。

此外,要把发展高水平国际期刊融入科技评价指标体系中。一方面,把期刊水平作为高校学科建设的评价指标,促进学校对期刊加强管理;另一方面,要鼓励科研人员在我国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

四、2013年高校科技工作的要求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在国家科技、教育大政方针已定的情况下,我们科技司、各地教育厅、教委的科技处,学校的科技处的广大同志们,就是高校科技工作的决定因素。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一直以来都是高校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司里也多次研讨。在前两期高校科技干部培训班的基础上,今年5月,我们计划还要专门举办地方高校科技管理干部培训班,目的在于通过学习交流和研讨,进一步提升科技管理与服务能力。借此机会,提出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四个方面的要求,与大家共勉。

一是树立科学的政绩观,要科学评价别人,先正确认识自己。大家都认为目前的科技评价有问题,没能把科技工作者的兴趣和力量引导到原始创新和服务社会的本质上去,一定程度还导致功利主义和浮躁浮夸。这是我们从事科技管理的手段出了问题。要正确评价别人,先要正确认识自己。高校科技管理水平高低,我想,一看科研工作效率,二看学术生态环境,三看科研与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机结合。这是我们管理工作的目标,是科学的政绩观。至于争取资源数量、科研成果数量,恐怕不是评价管理工作的首要指标。

二是坚持正确的方法论,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按照十八大报告精神、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不断深化战略性思考,找准定位,强化贯彻。观念的转变是最困难的,而高校科技体制改革、“2011计划”、科技评价工作强调的首先都是要转变观念。改革是当前推动高校科技发展的最大动力。观念转变是改革的前提。观念不转变,就无法领会文件精神,切实掌握文件要求。科技管理工作者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保持思想先进,明白责任所在。尽管目前高校科技工作繁重,但是要记住任务越重,要求越高,责任越大,越要加强思考。

三是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一线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教育行政部门的同志,要到学校去,到一线去,看看科研人员、教师学生在做什么、想什么、盼什么。把中央的部署、教育部的思路,创造性地贯彻到实践中去。研究单位实际,客观分析本单位在国家、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坐标与方位,寻找本单位科研优势、特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在结合点上多下工作。

四是抓队伍建设、科研过程管理和组织谋划。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特点的科技管理队伍职业发展、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管理人员培训机制。科研管理要注重过程管理。相比前几年,高校科研经费增长迅速。在新的形势下,高校科研工作的重点不应再仅仅是组织科研项目申报,而要更重视获得科研项目的管理。加强科技项目过程管理和监督,保证国家科技投入的质量和效益。尤其要注重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学风和经费管理。科研管理要加强组织谋划。应对国家重大需求和战略需求,能够整合学校多学科的优势,真正去完成好行业、企业和国家能源、资源面临问题的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技术转变。处理好高校中自由探索和国家需求导向间的关系,要通过组织谋划,有效引导自由探索向国家需求靠拢,为国家需求服务,解决国家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同志们,2013年的高校科技工作任务艰巨,任重道远,期待今年各项工作能够得到充分的落实,各方面能取得较大的突破和进展,实现丰收还需要大家一起努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