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协同高校及优秀学生:
为提高协同高校优秀学生创新能力,做好拔尖人才协同培养工作,经中国矿业大学研究,做出如下协同培养优秀学生须知:
一、协同培养学生的日常管理
1.各协同高校优秀学生入校后由中国矿业大学孙越崎学院管理,学生入校后的住宿集中在孙越崎学院学生区;
2.孙越崎学院协助优秀学生所在高校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员发展、学生奖助学金评定等工作,优秀学生所在高校须指定学生培养联系老师一名,以方便相互沟通;
3.孙越崎学院帮助优秀学生办理校园卡、临时证件等日常生活所需,指导同学参与孙越崎学院学生的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
二、协同培养学生的教学管理
1.各协同高校优秀学生到中国矿业大学后的培养,根据学生原专业,按照中国矿业大学相应专业培养方案中三、四年级的教学计划进行;
2.不适应中国矿业大学学习的同学,将按照滚动机制,回到所在高校继续大学学习;优秀学生的学分互认问题由双方高校教务部门协商确定,毕业时符合中国矿业大学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可申请授予中国矿业大学学士学位,符合协同高校毕业条件的学生可由学生所在高校授予毕业证书。
三、协同培养学生的费用管理
1.各协同高校优秀学生在中国矿业大学学习期间的学费,按照协同高校所在省份的标准,由中国矿业大学根据相关规定向协同高校收取
汇款户名:中国矿业大学,帐号:527458206279,开户银行:江苏省徐州市中国银行矿大支行。
2.学生住宿费用,参照中国矿业大学标准(1400元/年)由学生承担,学生食宿用品可自备或由校后勤部门协助购买。
四、协同培养学生的入学事宜
1.各协同高校优秀学生接到该《须知》后,可于
2.请各协同高校提供本校推荐学生所在的专业培养方案各一份,可委托学生报到时交付中国矿业大学;
3.乘坐普通火车或长途汽车到徐州火车站的同学,可乘51路公交车到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东门,也可乘坐11路公交车至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转乘游1路至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北门(终点站)下;乘坐动车或高铁到徐州东站的同学,可乘10路公交车至徐州火车站,再换乘上述公交车到校。
4.报到地址: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计算机楼A-211(孙越崎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学生来校前,可与中国矿业大学孙越崎学院联系(0516-83592909),以便安排志愿者接待引导并安排住宿和入学等事宜。
中国矿业大学教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