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召开高校优势学科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座谈会

发稿时间:2015-04-08浏览次数:310

[导读]3月份江苏省教育厅组织了高校优势学科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座谈会,领导在会上指出要加强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将于2016年启动协同创新中心评估,并按照建设情况分类支持。现将会上曹卫星副省长、沈健厅长的讲话附录其后,供我校协同创新中心师生参考。


我省召开高校优势学科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座谈会

     3月24日,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座谈会在南京召开。省政府副省长曹卫星、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李一宁主持会议。省高校优势学科管理协调小组和省高校协同创新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出席会议。全省12所高校代表参加了会议。
     曹卫星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高校优势学科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他指出,优势学科立项建设以来,成效显著,一期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在科教平台建设、重大项目研究、人才培养集聚、重大成果产出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已经成为推进高校内涵提升和高教强省建设的一大支柱项目。协同创新项目实施以来,各协同创新中心聚焦关键环节、突出改革创新、强化动力机制,在集聚领军人才、产出科研成果、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曹卫星要求,优势学科二期项目建设要强调“三个突出”:一是突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的产出;二是突出创新人才的培养;三是突出交叉学科的融合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就当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二是坚持以开放为取向;三是坚持以共赢为方向。
     曹卫星强调,要强化对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协同创新计划和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等重大专项管理。一要强化业务管理,研究制定《江苏高校重点建设专项实施办法》,推动实现重大专项规范化建设、制度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二要强化资金管理,坚持专款专用,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将专项资金统筹用于其他方面,按照预算及时落实经费安排使用,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三要强化绩效管理,制定完善各专项评估办法,建立分级考核、分类支持制度,完善激励和退出机制,形成资金支持力度与建设成效挂钩的绩效考评方式。
     沈健在发言中介绍了高校优势学科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情况。他指出,要深刻认识优势学科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突出重点,明确责任,创新管理,完善机制,进一步寻求重点突破,特别要在我省ESI前1%空白学科上有所突破,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切实提高建设的实效性。
     沈健要求,积极推进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要切实加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指导,有效集聚协同创新资源,科学编制协同创新中心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协同创新中心管理体制,宣传交流协同创新经验成效。他强调,加快推进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关键,一是狠抓协同创新中心发展规划落实,二是加强协同创新中心管理,三是支持协同创新中心改革,四是提升协同创新中心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五是健全协同创新中心绩效管理。
     省财政厅、科技厅、中科院南京分院负责同志作了发言。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理工大学6所高校和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河海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东南大学6所高校代表分别就优势学科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实施进展情况作了交流发言。



曹卫星副省长在江苏高校
优势学科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今天请大家来,主要是了解高校两大专项即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和协同创新计划的实施情况,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研究改进高校重大专项管理的思路和举措。刚才,高校各位领导、部门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共12位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与大家进行了互动并作了具体部署。会后,请两个专项的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各校好的做法和经验加以总结推广,积极吸纳大家提出的有益建议,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及时调整管理办法,加快推动我省高校优势学科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这里,我结合平时调研的情况和刚才大家的发言,谈三点想法。
     一、关于高校优势学科建设。这项工作于2010年启动、2011年正式实施,4年多来全省122个一期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在科教平台建设、重大项目研究、人才培养集聚、重大成果产出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工程实施顺利达到预期目标。去年上半年,在对一期项目考核验收的基础上,我们又遴选了137个二期项目,其中滚动列入119个一期项目、新增18个项目,另外还立项建设了28个重点序列学科。截至目前,全省18所高校的69个学科进入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前1%,进入机构数排名全国第一,进入学科数仅次于北京、与上海并列第二(占全国总数的12%),其中我省进入ESI全球排名前200位的学科有14个,进入前100位的学科有5个,一批立项学科正加快向世界一流学科行列迈进,并带动了高校相关核心指标的提升和加强。可以说,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的实施成效逐步显现、辐射带动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已经成为推进高校内涵提升和高教强省建设的一大支柱项目。
     学科是高校发展中具有战略性的基础建设,是体现一所大学学术地位、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去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深刻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进一步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总书记和总理的讲话,为高校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我理解,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建有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一所高校即使暂时不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但完全有可能建设一个乃至数个世界一流学科。据了解,国家层面将于近期推出高等学校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行动计划。这一计划的基本模式与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类似,以学科为核心,采取竞争申报、择优支持的方式。江苏有2所985高校、11所211高校、51所本科高校、137个立项优势学科,如何在已有良好基础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如何转大为强、强强对话、打造高峰,如何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争先进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对这项工作,省委、省政府及省有关部门作过多次部署,各高校也都有比较成熟的思路和做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要点:第一,方向凝炼是根本;第二,队伍建设是关键;第三,人才培养是核心;第四,平台建设是支撑;第五,机制创新是动力。落实到二期项目建设,我觉得,还是要力争实现四个主要目标:一是立项学科要获得至少2项重大科研成果奖(包括国家三大奖和省部级一等奖),或取得有望获奖的原创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或进入ESI前1%,或成为国家“2011计划”主要依托学科。二是立项学科要取得省级一等奖以上的教学成果,具有博士授权资格的学科至少产生2篇省优秀博士论文,具有硕士授权资格的学科每年至少产生1篇省优秀硕士论文。三是立项学科要至少拥有3名高端人才,包括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人才、人社部“百千万工程”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四是立项建设的一级学科必须参加国家学科评估排名,交叉学科依托的一级学科必须单独参加,部属高校学科排名要力争第一,省属高校学科排名要力争进入前三。
     为实现上述目标,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这里我重点强调“三个突出”:一是突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的产出。学科建设项目不同于科研项目,更不同于基建工程项目,需要从长计议,不能急功近利。要准确把握学科发展趋势,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和重大产业需求及社会实践问题,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努力在前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产出一批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战略问题、技术瓶颈问题和生产实际问题的创新性成果。二是突出创新人才的培养。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亟需破解的难题,优势学科和一流学科建设要承担这一重任。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学术声誉的互动效应,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步伐,真正把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要大力实施研究生海外研修计划,每年选拔一批优秀博士研究生到世界一流大学学习研究,大力推进研究生全英文教学,立项学科中必须至少开设一门研究生全英文课程,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三是突出交叉学科的融合建设。二期项目中共有24个交叉学科,这些不能仅仅成为项目申报时的竞争砝码。学科交叉不是几个学科的简单拼凑,也不是主要依托学科的“一枝独秀”,而是不同知识领域和技术之间的交叉融合,从而催生新的学科领域。要敢于突破学科界限,注重在交叉点上融合创新、充实提升,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填补学科空白,完善学科体系,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强,使新的学科领域真正有内涵、立得住、可持续。
     二、关于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这项工作于2012年启动、2013年正式实施,分2批共立项建设59个、培育建设12个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同时立项建设5个高职院校工程技术中心。项目实施以来,各协同创新中心聚焦关键环节、突出改革创新、强化动力机制,实现了良好开局,取得了积极进展。集聚领军人才方面,共聘任院士150名、长江学者151名、“千人计划”人才168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3名;产出科研成果方面,共获得国家级成果奖励86项、省部级奖励471项,申请发明专利5694件,授权发明专利2835件;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新增领军人才105名,累计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万多名;服务社会发展方面,转化应用成果994项,产生经济效益约643亿元。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一些矛盾和问题也进一步显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的高校重申报轻建设,对协同创新的本质内涵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设进度较缓慢,运行不顺畅,管理不规范,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有所“缩水”调整;二是不少中心的协同机制不健全甚至尚未建立,协同体之间的协同程度不高、协同效果不明显,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三是资金投入、使用、管理不到位,企业承诺的支持资金及其他资源尚未完全落实,协同创新中心的资金使用存在“不敢用”、“不会用”的现象,部分项目甚至尚未发生资金支出,各协同体自筹经费很难作为中心共有投入进行科学调配使用。对这些问题,省有关部门、高校及各协同创新中心要认真研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指出,江苏科教资源丰富,研发力量雄厚,要用好这些优势,切实把创新抓出成效。同时要求我们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形成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毫无疑问,协同创新正是这一新机制的具体形式和关键举措。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认识协同创新的重要作用和时代意义,全面提升高校协同创新水平,切实将我省高校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
     推进协同创新,建立新机制,破解当前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关键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以需求为导向。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决定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必须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要坚决避免陷入“就研究搞研究”、“就论文而论文”、“就获奖而获奖”的误区,从根本上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问题。要围绕和基于产业链,从理论和技术层面找准要实现的科研目标、达到目标的路径、以及路径上的关键技术节点,并据此开展产学研协同研究和开发,形成可应用转化或有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现阶段,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要重点突出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以支撑和引领产业创新为主攻方向,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遴选若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共性技术,集中力量开展协同创新攻关,努力取得突破性进展。另一方面,要适应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科技需求,积极推进农业、医疗、环保、生态、文化等社会发展领域协同创新,开展科技应用示范,充分发挥高校协同创新对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的支撑作用。二是坚持以开放为取向。协同创新不是封闭的自我创新,任何一个创新主体都无法控制创新活动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必须依靠其他主体提供支持才能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协同创新效应。要广泛吸纳其他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行业产业、金融机构和科技中介机构共同参与,实行以中心为平台、以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聘用方式,引进知名学术机构和高端人才团队参与协同创新。要按照国家部署要求,积极开放共享科技基础设施,建立健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共享制度,努力提升协同创新技术平台共享水平。在集聚共享资源的同时,要建立适合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从形式、内容、层级上全方位设计协同创新中的制度模式和结构体系,努力实现产学研强强联合,实现人才、项目、平台的高度融合。三是坚持以共赢为方向。产学研协同,不能搞“拉郎配”,应该是一种有机的结合、利益的扭合、市场的融合。要统筹考虑各协同体的不同利益诉求,找到利益结合点,用共同目标来驱动各方主体的创新动力,消除合作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障碍,努力产生功能倍增效果。要把重点放在建立完善利益驱动机制上,共享知识产权和技术成果,力争形成利益共同体,真正依靠风险分担和利益分享机制保障项目实体化、高效化运作,从制度上确保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效应。需要指出的是,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共赢,既需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也需要政府在扮演好营造环境和优化服务角色的同时,发挥好“有形之手”的作用,纠正市场失灵,消除信息不对称,为协同创新提供低成本、低风险、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三、关于高校重大专项管理。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和协同创新计划两大专项定位不同、各有侧重,但指向都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最终目标都是人才培养和学术创新,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今年,我们还将实施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夯实本专科教育教学,进一步推动高校内涵发展。这三大专项,是加强高校内涵建设、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举措,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支撑。
     借此机会,我就高校重大专项管理强调三点:一要强化业务管理。各项目高校要切实履行管理职责,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保证专项实施取得最大的人才效益、学术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细化和落实具体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在学科特区、人才特区、改革试验区等方面采取的评价与激励办法,并结合实际创新建设管理机制,集中相关优质资源,提供岗位及条件支持,着力推进重大项目、重大成果和重要指标的团队攻关、重点突破。省有关部门要着手研究制定《江苏高校重大建设专项实施办法》,推动实现重大专项规范化建设、制度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要继续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基层加强调研,帮助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展示高校重大专项建设风采,使各方面都能了解掌握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情况及内涵建设进展,提升重大专项实施的发展贡献度和社会影响力。二要强化资金管理。三大专项的资金量都很大,省财政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专项归并减少的情况下,仍然全力支持高校内涵建设,各项目高校一定要用好这笔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坚持专款专用,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将专项资金统筹用于其他方面。项目负责人作为经费使用的第一责任人,要敢于担当、认真履职,把好经费使用的第一关,加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真正把来之不易的经费用足用好、用得安全。要按照预算及时落实经费安排使用,并允许必要的动态调整余地,对项目结束时有明显结余经费的,有关部门要考虑采取相应的经费拨付调减措施。要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高校也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按比例足额拨付专项配套经费。三要强化绩效管理。省有关部门要制定完善各专项评估办法,出台具有引领导向作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升绩效管理水平和成效。要建立定期评估制度,自2016年起以3年为一个周期,一年评估一个专项,依次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优势学科和品牌专业建设。要建立分级考核、分类支持制度,完善激励和退出机制,形成资金支持力度与建设成效挂钩的绩效考评方式。比如,考核结果可分为A、B、C三等,对30%的A等项目,省财政持续支持,资金额度保持不变;对40%的B等项目,省财政持续支持,但资金额度降为80%;对30%的C等项目,将采取开放竞争、择优遴选的方式,获得立项项目的支持资金额度为80%;对连续两次获得C等的项目,省财政停止支持一次,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建设成效显著、发展前景良好、亟需重点扶持的项目上,从而体现稳定性和开放性有机结合、重点支持和滚动发展协同推进。
     另外,要研究建立三大专项统筹建设与协同管理的总体架构。在项目数量上,重点建设200个品牌专业、100个优势学科、50个协同创新中心,形成2:1:0.5的比例结构。在支持强度上,按照0.5:1:1的比例关系,安排三类项目的建设经费,其中部属高校省财政拨款经费额度为1/2。在建设层次上,形成省级和校级立项的两层体系,在校级立项建设的基础上遴选省级建设项目,在省级立项建设的基础上推荐国家申报项目。在评价导向上,要突出三类项目的核心指标和内涵水平,统筹确立科学合理、多元一体的不同专项评估目标,实现不同专项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比如,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要注重优质教育资源和学生成长成才,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要注重高端人才团队和科教成果培育,协同创新计划要注重产学研结合和服务创新发展。


沈健同志在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和
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座谈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将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情况分别作个汇报。
    一、江苏高校优势学科项目建设情况
     (一)主要工作。实施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是贯彻落实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加快建设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举措之一。2010年省政府启动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全省共有122个学科进入一期立项。建设期满后,省管理协调小组办公室对122个立项学科进行考核验收,其中100个学科获得A等,22个学科获得B等,优秀率达82%。一期项目考核验收结束后,省管理协调小组办公室及时组织了二期项目评审。二期项目的遴选坚持尊重专家意见、尊重历史现实、注重学科水平、注重实际需求的基本原则,凡一期项目被专家评为优秀和二期项目被专家推荐为立项的学科全部立项,凡在国家学科评估排名第一和ESI全球排名前1%的主要依托学科全部立项,凡未能进入二期项目的一期立项学科,全部列入省重点序列学科继续给予培育资助。经过专家评审和综合审核,共确定优势学科二期立项学科137个,省重点序列学科28个。
    (二)建设成效。经过立项建设,我省一、二期项目建设水平整体提升,贡献度显著增强,学科建设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科整体水平大幅提高。通过优势学科项目的组织实施,高校优势学科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部分学科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省高校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排名情况较上次排名进步明显,全国排名第一的学科有13个,占总数的13.7%。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的学科大幅增加,学科国际影响力迅速提升,特别是省属高校进步明显,江苏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扬州大学均有4个学科入围,南京邮电大学2014年新增3个学科进入ESI前1%。
     二是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增强。各责任高校依托优势学科吸引和集聚人才,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创新团队,提升了优势学科队伍建设整体水平,人才高地初步形成。各优势学科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江苏省研究生海外研修计划”,推行研究生全英文授课,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立项期间新增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6篇,占全国总数的12  %。在校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对国际和国内高水平论文的贡献突出。
     三是科研水平和创新成果大幅提高。立项学科针对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科技创新需求,大力开展战略高技术、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攻关和相关理论的原创性研究。各立项学科科研成果产出能力和承担各类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能力显著提升,承担了国家重大研究项目610项,转化科研成果2531项。
四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升。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坚持贡献一流和学术一流并举,力争在新兴产业若干领域占领科技制高点,持续引领创新型经济发展,服务江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批符合学科发展趋势、与我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学科进入立项建设。这些学科的发展,推动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突破更多的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更多先进技术储备,更好地支撑和引领了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三)今后任务。立项学科建设成效明显,但是与建设目标要求相比,与学科发展的国际前沿趋势相比,与江苏创新型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面对这些发展中的问题,我们要不断持续创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学科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要突出重点,明确责任,创新管理,完善机制,提高学科建设的实效性。
     一是进一步寻求重点突破。以《项目任务书》为依据,加快建设步伐,突出关健任务,寻求重点突破。要正确处理好传统优势学科与新兴学科的关系,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大高水平原创性科研成果的集成力度,争取早出多出重大标志性成果;要正确处理好人才培养与引进的关系,加强对现有学术骨干培养力度的同时,还要加大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引进力度,做到培养与引进并举,明确目标,加强管理;要加强我省高校ESI前1%空白学科建设,加大对经济与商业、综合交叉学科、社会科学总论、空间科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免疫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建设力度,争取在以上8个空白点有所突破,扩大进入ESI前1%的学科覆盖面;要瞄准国际一流大学中相关学科的创新发展思路和建设理念,瞄准国际一流的前沿方向,配合全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海外研修计划的实施,与这些学科的教授们“攀亲”结对,结合自身学科的实践,凝炼成自身学科的科学发展理念,甘于寂寞,刻苦钻研,勇于攀登,最终超越;与我省重点发展产业领域密切相关、符合国家重大和特殊需求的立项学科,要加强与相关领域重点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强化优势学科社会服务能力,实现高校优势学科建设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紧密衔接与良性互动,确保优势学科学术一流、贡献一流。
     二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要积极争取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更多政策优惠,力争将更多的立项学科建设成为一流学科。要继续多渠道筹集优势学科建设经费,积极争取主管部门经费支持,积极争取相关行业、地方、企事业单位共建经费或其他方式的支持经费。在保证建设经费足额到位的同时,要切实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提高财务预算的执行率。
     三是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要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遵循国际通行的学科评价标准及建设管理规则,创新学科建设的新模式、学科管理与运行机制,以科学的管理调动积极性,挖潜能、出效益,充分激发现有优势学科的最大创新活力。
     要加强项目建设的绩效考核和过程管理,强化全程监管和全程跟踪审计,树立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的品牌形象。
     二、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建设情况
     (一)主要做法。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2011计划”的意见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决策部署,省教育厅会同财政厅深入组织实施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立项以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指导。先后两批共立项建设59个、培育建设12个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立项建设5个高职院校工程技术中心。5个中心入选国家  “2011协同创新中心”(其中首批3个、第二批2个)。62所高校成立了167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去年12月,省教育厅与省知识产权局举办协同创新中心知识产权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知识产权管理和专利信息运用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有效集聚协同创新资源。支持高校与国内外各类创新主体和力量紧密合作,两批中心共协同684个单位,其中高校院所350个、骨干企业255个、政府及行业协会等79个。聘任全职固定人员5872人、兼职与双聘人员3084人、访问与流动人员2683人,其中两院院士150人、千人计划168人、长江学者151人、杰青203人。截至2014年年底,两批中心共投入经费77.78亿元,其中省财政专项资金6.645亿元,国家教育和科技经费拨款33.53亿元,行业部门和地方政府支持9.31亿元,企业投入、高校自筹和国际合作等经费28.30亿元。
     三是科学编制协同创新中心发展规划。组织中心牵头高校,会同各协同单位以申报书为基础,明确重点任务,量化绩效指标,科学编制发展规划,细化建设进度、量化考核任务。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各中心的发展规划进行审核论证,对发展规划予以批复,并作为评估验收的重要依据。
     四是建立健全协同创新中心管理体制。规范协同创新计划管理及专项资金使用,修订出台协同创新计划及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委员会、省教育厅和财政厅的主要职责,细化了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具体内容,有效加强和规范了专项资金的管理。省教育厅成立项目组,通过论证研讨和专题调研,开展协同创新中心运行模式与机制研究。面向中心有关人员及在读学生,围绕中心建设、绩效指标、运行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调查问卷,分析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现状。规范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进展报告制度,明确建设进展情况报告的内容和指标。
     五是宣传交流协同创新经验成效。积极搭建平台,加强宣传和交流,及时总结协同创新工作经验和成效,编印工作简报,开通网站专栏。2014年,共印发简报9期,发布信息112篇。苏州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牵头高校和中心编印了简报,积极宣传协同创新工作进展。
    (二)建设成效。协同创新中心立项建设以来,取得较为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在科研创新方面,截至2014年年底,中心共承担重大任务5433项,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180项,突破重大理论、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438个,开辟新领域和新方向241个,在国际权威刊物发表论文7799篇,在国内一流刊物发表论文8866篇,出版标志性学术著作513部,获国家级成果奖励86项,获省部级成果奖励471项,申请发明专利5694件,授权发明专利2835件。在资源集聚方面,汇聚省部级以上基地平台1012个,现有建筑面积129.93万平方米,拥有大型仪器设备1.44万台/套、价值79.94亿元。在人才培养引进方面,新增两院院士8人、千人计划33人、长江学者32人、杰青32人;引进优秀人才693人,新增省部级以上创新团队76个,获省部级以上人才计划387项;培养学生52341人,其中博士生4014人、硕士生15897人。在国际合作和社会服务方面,举办重要学术会议或论坛505次,参加国际会议等活动2953次,开展重大国际合作研究218项;转化应用成果994项,产生经济效益642.65亿元。
    (三)举措打算。省委、省政府已将实施高校协同创新计划、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列入重点考核内容和绩效管理目标,省教育厅也将该项工作纳入全厅重点工作。下一步,省教育厅将密切协同相关部门,积极指导高校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新机制,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以高校创新能力和内涵建设水平的提升支撑创新型省份建设。
     一是狠抓协同创新中心发展规划落实。组织牵头高校和协同创新中心认真落实发展规划,狠抓年度任务和总体目标落实,扎实推进发展规划的实施。组织牵头高校和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围绕重大需求,不断组织和完成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真正把协同创新中心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
     二是加强协同创新中心管理。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强化统筹协调、注重宏观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加强和规范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充分发挥项目组的作用,研究中心发展现状、运行模式、运行机制和发展策略,制定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
     三是支持协同创新中心改革。将协同创新中心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高校改革优先发展试验区,给予中心更大的政策支持力度,扩大人事改革的自主权,创新科研绩效评价机制。加强部门间的政策协调,创新评聘机制、考核机制和薪酬机制,争取在各类科研项目、人才支持计划、对外交流合作、基地与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中心优先支持。
     四是提升协同创新中心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对中心依托的学科专业在岗位设置、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等方面给予倾斜,对中心研究生招生计划给予专门支持,支持中心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和特色学科专业,提升中心研究生等人才培养能力与水平。支持中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建设一支高水平、多元化、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建设高水平的创新平台。
     五是健全协同创新中心绩效管理。构建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制定中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全程绩效管理模式,开展绩效评估工作。对实施成效显著、贡献突出的项目,纳入下一期建设并继续给予资助;对建设措施不力、成效较差的,予以通报批评或终止资助。面向需求,择优认定若干培育成熟、成效明显的协同创新中心为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高校优势学科和协同创新中心是我省高校重大专项建设项目,是建设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举措。我们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凝心聚力,落实政策措施,力争在优势学科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全面提高江苏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为江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出应有的贡献。